新闻资讯

“精准气象预报就是生产力!” 气象部门多举措服务复工复产

  春节过后,务工人员陆续返工,春运返程客流迎来高峰,各地企业也纷纷吹响复工复产号角,抓紧投入生产工作。各地气象部门聚焦节后复工复产,多措并举做好气象保障服务。

  眼下,2025年春运即将收官。为保障公众安全、有序返程,吉林省气象部门强化预报预警服务,深化同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联动,全力做好春运返程气象保障。

  “春运期间,气象部门制作发布的预报预警、服务专报,帮助我们动态调整高速公路管控策略,实现精准‘排兵布阵’。”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执法指导支队工作人员王卓说。

  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国家“十四五”中型水库重点建设项目——石马潭水库工地上,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高速运转,抢抓冬修水利工期。春节前夕,浙江省东阳市气象台主动对接项目指挥部,实时为施工单位提供监测预报预警信息,针对雨雪冰冻天气开展精细化服务。

  2月8日至9日,工地所在高海拔山区出现严重冰冻天气,最低气温达-9℃,东阳市气象台及时发布低温预警。最终,项目指挥部根据气象信息灵活调整施工方案,并及时采取混凝土防冻保温措施,春节期间项目进度比计划多推进了10%。

  在横店影视拍摄基地,18个拍摄剧组上万名影视工作人员已陆续复工,到处都是各大剧组赶进度、抢档期的忙碌身影。

  “这个平台够精准,当我点击秦王宫板块,它就会显示秦王宫各时间段的天气情况,这样剧组就能安排好拍摄时间,避免与其他剧组冲突。”在秦王宫影视基地片场开工的某剧组剧务沈丽,每天都要通过“浙里办”APP“横影通”进入影视旅游气象服务平台,了解未来几天关键拍摄点的天气情况。

  2月8日清晨,收到大风预警解除的消息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数艘船舶顺利靠泊码头。企业工作人员感叹:“精准气象预报,就是生产力!”

  该基地作为全国首个离岛型绿色石化基地、全球第二大单体石化项目,其炼油、乙烯及芳烃的单基地产能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基地原料进口与成品出口高度依赖船舶运输,而码头作业对气象条件极为敏感:装卸作业需风力小于7级,输油臂连接需风力低于8级,船舶在泊需风力小于9级,且能见度须达1000米以上。

  “未来七天多云为主,其间将有两次冷空气影响,其中后天作业区有8级至9级西北风到北风。”节后第一天,舟山市气象局提前向基地发布专项天气提示。次日,市气象局明确提示作业区将有9级西北风。7日当天,冷空气如期而至,实况与预报吻合。8日6时,市气象局根据实时监测数据,精准判定风力减弱趋势后,第一时间解除大风预警,为码头抢抓作业时间。

  今年一月,连云港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93列,发送货物7608标箱,同比增长24.4%,实现首月“开门红”。2月7日凌晨,连云港港口出现9级大风。连云港市海洋气象台2月6日提前发布海区大风预警信号,对涉海涉港部门企业开展“点对点”提醒。收到气象服务信息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提前12小时使用防风带加固集装箱,并降低堆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