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春运路上的广州交通人绘就旅途温暖底色

  2025年春运已经拉开帷幕,随着春运的启动,人们那份对家的渴望与思念,化作了一股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每一个人前行。背后,有这样一群广州交通人,他们在机场、火车站和道路上,默默奉献、坚守岗位,绘就春运旅途的温暖底色。

  为积极应对春运,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科技信息处相关同志组成的交通科技团队,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组,各自运转却又紧密配合,持续为春运交通组织与疏运保障提供坚实的科技信息化支撑。

  罗良鑫是团队的统筹者,负责协调多个系统协同运作,他组织团队精心打磨多个应用场景,让“春运大脑”中的各个信息系统紧密配合、协同运作。

  喻伟、甘永辉、李俊健和曹仲炎,他们积极探索数据融合应用,保障信息系统平稳运行。春运前,他们协调各方,将民航、铁路、公路等各营运交通方式的班次、客流等关键数据汇入智慧交通系统并作分析展示,通过移动信令实时分析各场站人数的动态变化,城市交通运输部门因此可以更精准地掌握各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与运力情况,从而实现更高效合理的运力调配,让各班次的乘客都有相应的集疏运地面交通。同时也打通城市交通与铁路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广州白云站增设的网约车入场实时大屏,正是基于数据互联应用,使旅客的寻车时间大幅缩短,让每一位归乡的旅客都能多一份舒心。

  他们还致力于推进移动指挥APP的优化建设,将众多关键数据和功能集成展示在移动端,打造出“掌上春运指挥部”,使相关人员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便捷地获取关键信息,实现高效指挥与调度。此外,他们带领技术团队扎实做好网络安全和运维工作,保障春运相关信息系统平稳运行。

  何永、区磊海和王天童,他们不断深耕视频智能化应用,积极推动道路运行分析工作。春运前,他们全力推动多个综合枢纽视频资源的接入,促进春运场景实现“数视融合”。如今,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能直观地看到各个枢纽站场的现场情况,每一处细节都尽在掌握。此外,他们带领团队依托“交通慧眼”平台,研发了40种视频智能识别算法,可精准识别各类违规行为线索,助力规范交通营运秩序,守护出行安全。他们结合前期的数据积累,汇聚重点车辆卫星定位、视频卡口、ETC等多源数据,精心构建城市道路运行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如同春运期间城市交通与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的“智慧大脑”,实时反馈路况信息,为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力支撑着路网的平稳运行。

  这通科技工作者,他们虽不在站台一线服务旅客,但幕后工作却贯穿了春运的多个环节,大客流时的有序疏运、深夜时分的运力保障、每刻平稳的路况通行等,背后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结晶。他们用科技编织起无形的护航网络,让千万归途更添智慧温度。

  2月2日大年初五凌晨1时,正值寒流来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灯火通明,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一处陈禹奇站在42号门外,依然精神抖擞地坚守在祖国的“南大门”。这座承担全国春运超1/8航空客流量的枢纽,正经历着日均1500余架次航班、超25万旅客的极限考验。陈禹奇与同事们在繁忙的车流人流中兢兢业业,用数据织网、凭脚步丈量、以真心服务,竭力保障着机场陆侧道路交通客运秩序,守护着群众的平安归途。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更好地发挥数据效能做到执法为民?陈禹奇入职以来一直在探索与思考。“目标车辆即将进入白云机场T2出发层!”1月26日10时,陈禹奇的手机突然震动。系统预警显示,一辆粤A牌照非营运性质商务车在24小时内4次往返机场高速白云机场站与三元里站。陈禹奇与现场同事一起快步穿过人群,来到外侧车道,准备开展检查。

  从收到预警提醒到锁定车辆开展检查只用了短短8分钟时间。春运期间,一套由陈禹奇参与研究探索,融合路面监控卡口数据、高速公路流水信息以及停车场数据的“三维执法”体系在执法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过去靠人海战术排查,现在靠数据联动跑腿。”陈禹奇指着手机屏幕上的“预警信息”解释道,“借助卫星定位、视频监控、卡口数据、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流水数据等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锁定涉嫌客运违章的车辆、人员,第一时间实施精准打击,有效提升查处效率,织密客运安全网,能更好地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

  陈禹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申请在春节假期值班,他已经连续三个春节没回老家过年了。翻开陈禹奇的春运排班表和执法日志,红蓝标记交织如网:31个执勤班次、单日最长执勤15小时、单夜连续处理5起司乘投诉纠纷事件……“虽离家三千公里,但能守护人民群众平安出行,为千万家团圆作出贡献也能让我感到莫大的幸福。”陈禹奇认真地说。

  今年是市交管总站、客管处赵嘉杰第一次参与春运工作的前线年春运,广州白云站(以下简称“白云站”)迎来了第二次春运“大考”,今年,白云站增加了始发终到列车,客流量预计有较大幅度增长。

  1月27日,除夕前一天,赵嘉杰跟值班同事一同前往白云站现场查看旅客疏运情况,地面红火的指示图案、耳边萦绕的喜庆音乐、站内步履匆匆的旅客,都让人倍感年味的浓郁。在白云站北出租车场候车厅中的显示大屏上,可以详细看到入场的网约车车牌、出租车总数、等候区乘客数、预计等候时长等数据信息,方便候车旅客现场查看。随后,赵嘉杰和同事们前往石潭地铁站、石槎路、棠棠路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巡查。

  赵嘉杰每日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将前一日白云站旅客到达与发送数量,以及公交、客运、巡游出租、网约车、地铁五种不同出行方式的旅客疏运量和到达数一一登记在册,并做好计算汇总,将列车客流、交通疏运数据、最近几日天气、值班人员安排、巡查发现问题等情况形成每日简报,以期实现通过记录市民出行习惯,安排与之相匹配的运力调度。“每一个数据都是春运工作重要的参考依据。”赵嘉杰说。

  赵嘉杰以往的工作是在窗口为群众企业办理各项道路运输行业业务,参与广州白云站道路运输保障组的工作,实现身份和工作的转变,于他而言,既带有一种新鲜感,又是一种锻炼。“能够参与到今年春运道路运输保障工作,为旅客平安、便捷地离穗返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赵嘉杰表示,在日复一日和数据打交道中,春运工作的张弛节奏和旅客疏运的重要程度更加切实可感,旅客们安全顺利踏上归途回家过年,他感到由衷的喜悦。

  在繁忙的春运道路上,总有一群“橙衣卫士”坚守着道路安全,他们就是身着橙衣、头戴黄帽的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的养路工人。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东城养护所金盘岭机械化养护站的罗剑锋,正是其中一员,这位1979年出生的养路工人,自2000年入职至今,已在春运岗位上坚守了25个春秋。从青涩少年成长为行业技术骨干,他从未缺席每年的春运保障工作。

  2025年春运,罗剑锋再次选择留守岗位,把回家团聚的机会留给站里的其他同事。自1月起,为迎接春运,罗剑锋早早开始准备,每天不到八点就到岗,安排人员巡查道路,检查应急物资与机械,确保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罗剑锋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到的那个人。”同事这样评价他。

  罗剑锋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养护机械设备的知识,让工作更得心应手。他不仅精通路面灌缝、修补坑槽等10多种公路养护技能,而且熟练掌握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等15种常用养护机械设备操作技能,还是小型机具的“维修好手”。从日常使用到维护保养,他都是公路养护行业的“行家里手”。1月14日春运首日,罗剑锋带领站里的技术人员奔赴省道S116联和路段展开沥青路面维修。施工现场,他在认真工作之余,也变成技术指导和实操教员,手把手向年轻同事传授机械维修、工具使用等经验技巧。

  除了保障道路畅通,养护站还特别开设“春运党旗红便民服务点”。一专多能的罗剑峰化身春运岗的“多面手”,运用自己的理发技艺,工余时间在便民服务点为过往市民提供爱心理发服务。